在科技馆当一天志愿者-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5

02/03

10:39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版 新春走基层

在科技馆当一天志愿者

2025-02-03 10:39:4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版 新春走基层

  今年春节,除了庙会、灯会、博物馆,各地科技馆也成为“一票难求”的热门去处。在科技馆当一天志愿者是什么体验?

  大年初三早上8点半,距离正式开馆还有1小时,中国科技馆西门外已经站满等待进馆的游客。“今天是春节假期开放首日,游客最多、变数最多、压力最大,最需要打起精神。”听着科技辅导员胡杨的叮嘱,记者赶紧套上志愿者的蓝色马甲,不禁深吸一口气。

  胡杨是中国科技馆科学表演的“王牌”。进馆工作18年,胡杨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18个春节。十余年时间、上千次实验表演,形成了他独具特色、充满激情的表演风格。

  “您上台前会紧张吗?”今天,记者的工作是给胡杨当助手,在科技馆西大厅上演一场科学实验秀。“年轻时紧张过。”胡杨笑得自信,“熟能生巧,就能调动起观众的热情。”

  气球、纸杯、纸箱……确认好道具后,胡杨又调试了一下麦克风,便精神抖擞地登上舞台。

  只见他举起科普道具“空气炮”,半蹲下身,对着台下的小观众连连发射。活跃的互动游戏,直观地演绎着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孩子们一下来了兴致,纷纷举起小手呼应他的问题。

  “孩子们带着好奇心走进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喜欢上科学。”牢记胡杨的叮嘱,记者也急忙上台,一边及时地递上小奖品,一边微笑着道出“你真棒!”,生怕错漏下答对问题的孩子。

  节假日是科技馆最忙的时候。当日值守的中国科技馆观众服务部副主任齐婧说,一双双热切的目光,让一个个年轻人坚持下来,成长为“金牌辅导员”。

  这一天,“金牌辅导员”黄践特邀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同他共同主持航天主题探馆活动。

  这位硕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高材生,牵头统筹了一个“科学方法特训营”项目。今年将有近百位科学家、工程师和科技辅导员,为全市20所中学的学生开展航天主题的科普实践活动。

  站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1的实物验证件前,黄践问:“如果要为航天员在太空中建一个家,你们觉得这个家需要具备什么功能?”

  “卧室、餐厅、卫生间!”“还得有空气循环系统吧?”……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构思着未来的外星生活空间。

  从以前员工都是中专生、大专生,到现在年轻人多为硕士生、博士生;从观众多是本地市民,到成为北京的网红打卡地,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拖着行李箱前来参观……

  记者抛给科技辅导员同一个问题:这些年,你接触的观众有什么变化?他们的答案非常一致:观众的科学知识储备更丰富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科普模式和重复的内容。

  “行家越来越多,能很轻易发现我们的错误。”黄践说,为了满足观众越来越刁钻的“口味”,中国科技馆每年要开发60多个科普新课程、新教案。

  这一天,中国科技馆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下午5点,闭馆时间到。送走最后一位学生,黄践还要与同事们复盘刚刚结束的活动。

  “做科普和做科研一样,你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黄践的话,让记者又一次感受着科技新春的“开门红”。

(记者温竞华)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责任编辑:史梦佳
关键词:科技馆,胡杨,观众,科学,辅导员,中国,游客,北京,表演,航天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