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完麦子去版纳-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5

02/09

10:3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新春走基层

种完麦子去版纳

2025-02-09 10:33:5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4版 新春走基层

  “种完麦子,就往南方走,去西双版纳,过个冬天。”不久前,一位来自河南的60多岁阿姨在一场直播连线活动中,表达了这样的心愿:“积蓄不多,想骑着三轮车,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诗意又质朴的话,直击人心,也让无数网友好奇,为什么要去西双版纳?

  春节前夕,记者也效仿“麦子阿姨”,干完手头的活就往南方走,来到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这是我第三次踏上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前两次都是因为工作,这一次我决定和“麦子阿姨”一样,在这里过个冬天,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在21摄氏度左右,与其说来过冬,不如说来避寒。不同于前两次坐高铁和飞机,这次来西双版纳我选择了自驾。从昆明出发沿着昆磨高速一路向南,眼前的景象也渐次蝶变,从滇中高原星罗棋布的大湖大山,到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再到神奇险峻的热带峡谷……当身边的树越来越高,当窗前的绿越来越浓,当车行至一条大河的转弯处,澜沧江畔充满民族风情和热带气息的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映入眼帘,我知道,这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又在向我招手。

  为什么要去西双版纳?大多数人可能和我到西双版纳的第一印象一样,就是因为一个字——“美”。

  早就知道西双版纳的四季很美,花香四溢、满目皆绿,但在这片植物王国、绿色海洋中,唯有一抹昂扬的绿格外不同。小时候,在课本里学过一篇名为《望天树》的文章,当中对这种可以长到七八十米高的龙脑香科大树是这么描述的:“阳光,这是你向上的坐标,你要按照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高高的望天树向着天空而去,它已经成为西双版纳的名片,不仅是一道亮丽的自然风光,更象征着来自雨林的那股子不屈的力量。

  从高高的望天树,到独树成林的榕树;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让小朋友坐在上面感受自然魅力的王莲,到可以驱虫避叮咬、让乡亲们“致富生金”的跳蚤草……山和水、人和树,既构成了西双版纳独有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系统,也孕育了山水间温暖的家园和多元融合的风情。

  祈福、巡游、泼水、狂欢……在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节活动每天都在上演,这是西双版纳除了自然美以外的另一种美——人文美。无论你来自南方还是北方,无论你手持水盆还是水枪,无论你多么矜持或是多么开朗,在这里你都可以敞开心扉做自己。在星光夜市赶摆,去三曼村旅居,品一口闻名遐迩的“老班章”,尝一尝虫子也可以做菜的傣味“黑暗料理”。为什么要去西双版纳?因为在这里真的可以让人忘记烦恼、忘掉忧愁。

  为什么要去西双版纳?还因为这里很“野”。去野象谷和亚洲象不期而遇,在基诺山雨林徒步探险,到大卡老寨的“鸟塘”里看珍奇的鸟儿如何在水里欢快地洗澡。特别是近年来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故事,温暖了全世界。在西双版纳,“北上南归”的野象“短鼻家族”回到这里,生活自在惬意,短短3年间又增添了4头新生小象,种群不断扩大,并且一分为二、交流频繁。当中老铁路上的列车在崇山峻岭间飞驰,乘客或许不知道车窗外不远处就有野象在山坡上嬉戏,好一幅人象和谐的生态画卷!

  为什么要去西双版纳?还因为这里“国际范儿十足”。在西双版纳,大象不仅是可爱神奇的动物明星,更是代表国际交流合作的热门IP。去年底,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在西双版纳成功举办。作为全球首个以“大象”为主题的国际传播论坛,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发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国际传播“大象IP”,已成为全球传媒界交流的盛会、合作的平台。以象为媒,不仅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更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路径。

  西双版纳不仅书写了国际友谊的新故事,更见证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的盛开。如今,西双版纳全州已创建136所省级以上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建成5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街道、广场、公园),2248个示范点创成不同层级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个集体、6名同志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行稳致远。

  为什么要去西双版纳?答案在物亦在人,更在我们自己的心间。或忙碌、或疲惫,无论如何,请不要忘记诗和远方,不要丢掉那颗拥有锦绣年华、度过诗意人生的心。

  忙完手头的事,就去“你心中的西双版纳”吧!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胡喆)

 

责任编辑:史梦佳
关键词:西双版纳,国际,交流,大象,民族团结,望天树,进步,传播,自然,南方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