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咫尺的内蒙古-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5

04/11

18:1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特稿

近在咫尺的内蒙古

新华每日电讯4版 特稿

2025-04-11 18:16:5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4版 特稿

  ▲2024 年12 月31日,连通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铁开通运营,晋蒙两省区间新增一条高铁大通道。新华社发(纪恩泉摄)

  如今的内蒙古似乎有种“折叠时空”的能力,把“天边”拉到你的面前。交通的飞速发展,把空间距离压缩得越来越短。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能源产业等,让内蒙古与外界的亲密接触越来越频繁。而不断出现在朋友圈的内蒙古景致和“潜伏”在大家身旁的“内蒙古制造”,在不断地走入更多人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内蒙古近了,仿佛近在咫尺。

  本报记者达日罕

  从首都北京出发,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乘坐高铁只需要2个多小时,这中间有一站就是张潇冉的家乡乌兰察布市。从前从北京到呼和浩特市乘坐火车至少需要6个小时,在卧铺车厢美美地睡一觉是上车的“标配”,现在只能浅浅地打个盹。如果从北京出发到乌兰察布市,即使再困,很多人也不敢睡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睡到下一站,那就不得不在呼和浩特“打个卡”了。

  自从张呼高铁开通,无论从乌兰察布还是呼和浩特出发,当天往返北京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段距离用“咫尺之间”来形容似乎不再是比喻。

  作为北京市的后花园,乌兰察布市的“火星”成为很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虽然不是真的火星,但乌兰察布市的乌兰哈达火山却能令人产生“假装在火星”的真实感。每逢假期,北京市前往乌兰察布市的动车车票,可谓一票难求。

  短短几年,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变以及旅游产品的升级,内蒙古的城市、县区俨然成了北京人出游的“周边”。不仅是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可以通过高铁2个多小时直达北京,赤峰到北京的高铁同样在2小时到3小时之间,通辽进京也不过是4个小时的车程……遥远的内蒙古,同样可以“说走就走”。截至2023年,内蒙古铁路营业里程达1.48万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548公里。到2025年底,内蒙古高铁里程将达1000公里。草原动车不断贯通内蒙古东西部,46个民用机场织就空中走廊。仅在首府呼和浩特,今年夏航季就计划运营航线139条,通航城市92个——现代内蒙古正在改写空间定义。

  观赏完北京玉渊潭的樱花,既可以选择去乌兰察布体验一番“火星人的日常”,也可以选择去赤峰市接受红山文化的洗礼与熏陶,还可以选择去通辽市品尝一下地道的科尔沁牛肉……此时此刻,时空的高度折叠,让人选择困难。一个周末肯定不够体验内蒙古,那就多留几个周末给内蒙古吧。

  2024年底连通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集宁经大同至原平的高铁开通运营,晋蒙两省区间又新增一条高铁大通道。而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预计2025年建成。届时,包头到银川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由目前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小时,并实现内蒙古西部盟市高铁全覆盖。

  内蒙古地域很广,但已经不再是“车马很慢”。

  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划破额济纳的夜空,这是“神舟”与内蒙古的又一次牵手。而“神舟”在太空翱翔6个月后,再度返回这颗可爱的蓝色星球时,它返乡的“车站”,还是与航天事业深深结缘的内蒙古。

  在草原、戈壁滩追火箭成了全国各地“航天粉”向往的“特色浪漫”。不止是航天事业,也许普通人家里点亮的一盏灯,喝到的一杯牛奶,吃的一份薯条、一顿火锅,都或多或少有内蒙古的影子。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能源领域2024年在煤炭外运量、煤炭保供任务量、电力总装机能等10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基础上,再新增煤炭产量、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绿电交易规模、煤制气产量、绿氢产能5个全国第一,全区3150亿度外送电点亮万家灯火。

  作为全国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达820.1亿斤,居全国第六,是全国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内蒙古的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乳肉薯绒等7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

  你吃的绿色食品,不少都产在内蒙古。全国每6杯牛奶有1杯多产自内蒙古,每10斤牛肉有1斤产自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极速出塞,横跨山海,直抵你家楼下。当你在广州涮起锡林郭勒的羊肉时,“内蒙古味道”便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成为最亲切的“近邻”。

  你的手机数据,也许就“藏”在内蒙古。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要实现数字化就必然需要庞大的数据存储、传输、计算等作为支撑,我国启动又一项超级工程——“东数西算”,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等数据中心纷纷落地内蒙古,驾“云”而上,乘“数”腾飞,让大草原与外界深度链接在一起。

  这些品在舌尖里、闪在朋友圈的内蒙古,正在不断给人们一种微妙的“心理同频”。所谓遥远,不过是抵达内心的诗意丈量。真正走近,会让你与这片草原血脉相连。

责任编辑:冯明
关键词:内蒙古,高铁,全国,小时,事业,产量,北京,乌兰察,不断,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