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北上广等七省份进出口占外贸总值四分之三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邹多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主要外贸省市勇挑重担,发挥各自优势,展现出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7大省份合计进出口7.78万亿元,呈持续增长趋势,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实打实起到了挑大梁作用。
对于一季度外贸大省的进出口表现,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用“三个有力”进行概括。
一是有力稳住外贸大盘。外贸大省产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突出,进出口主体活跃,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42.2万家,增加6.1%,占我国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的近八成。与此同时,外贸大省积极扩展国际市场,对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对其中89个国家和地区的增速好于整体水平。
二是有力发挥创新优势。外贸大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季度,外贸大省出口高技术产品7835.2亿元,同比增长4.5%,占我国同类产品的71.3%。其中,电子信息产品、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分别出口3857.1亿元、2365.8亿元、301.1亿元,分别增长1.6%、8.9%、9.9%,占我国同类产品的66%、78.4%、74.8%。
三是有力服务保供稳链。外贸大省进口国内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资源产品、关键零部件、消费品比重大,丰富了国内供给。一季度,外贸大省进口原油、金属矿砂分别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总量的83.1%、67.6%,进口电子元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分别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总值的78%、88.1%。此外,外贸大省进口消费品3184.2亿元,占全国的八成以上。
一季度我国服务业“压舱石”作用突出
据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记者潘洁)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一季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2%,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1%,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个百分点,服务业“压舱石”作用突出。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创新活力持续激发。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0.2%。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积蓄动能。一季度,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为优化服务供给提供支撑。
服务消费增势良好,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比商品零售额增速高0.4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3.4%,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丰富,冰雪游、文博游、主题游等热度不减。一季度,出行类平台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5.7%。
服务业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相关企业发展预期良好。3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1至2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2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从市场预期看,3月份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5%,比2月份上升0.6个百分点,位于较高景气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