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魂·锻技·解难:吉林省总工会助企助人成长成才见实效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强国复兴有我 劳动创造幸福”吉林省劳动模范巡回宣讲活动走进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3名劳模工匠向200余名一线职工深情讲述成长经历和感悟。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部署下,吉林省总工会开设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目的是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吉林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迟婷说。
让劳动者更具精气神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数控班组操作工、工程师、高级技师杨永修受表彰,他也是吉林省总工会宣讲团成员。
中国一汽研发的V12发动机对精度要求很高,“在近1米长的发动机缸体上,我们要保证将主轴承孔精度控制在0.015毫米以内,这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分之一。”杨永修和团队将加工精度刷新到0.008毫米,提升近1倍。他不仅在技能传承上培训3000多人次,还多次参加宣讲活动,携手听众凝心铸魂。
吉林省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祝溪白说:“我们创设十余项思政活动品牌,建立220名劳模工匠师资队伍,引领职工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让劳动者更具精气神。”
让劳动者更具竞争力
吉林省“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创下全国工会系统竞赛活动“六项第一”,大赛永久落位吉林。
在吉林市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1+1>2”就业精准帮扶计划下,37岁的田晓禹从职业“小白”变成行业能手。工会联合会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推出养老护理课程,结业后,推荐他到养老院,经考核成为正式员工,月收入4000多元。
“作为合作单位,我觉得青年职工夜校项目很有意义,大家对夜校课程兴趣浓,参与度高,培训效果好。”帆书长春运营中心负责人杜博说。
吉林省开办“吉林工会普惠职工云课堂”课程179节,打造20家创新引领类青年职工夜校,开展活动300余场次。开设26个工匠学院,已培训2.1万人。
让劳动者更具获得感
辽源市嘉隆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面临较大资金缺口。工会双创贴息贷款项目简化贴息贷款程序、优化服务流程,为民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公司成功申请到贴息贷款,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公司负责人曲兆琴说。
57岁的佟金华是全国劳动模范。她成立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有限公司,采取“公司+能人+村集体+农户”的运作模式,入社成员达160余户,带动农民就业400余人,户均年增收6000余元。
近几年,工会组织帮她成立“模范创新工作室”,组织研发植物提取饮品,其中玉参饮品获10项技术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工会还帮企业联系浙江省台州市工会,拓宽销路,助企发展再上新台阶。
截至去年末,吉林省总工会已助企贷款8.05亿元,助力1243名职工创业、599户小微企业发展,带动就业2万人次。
吉林省总工会拓展职工高品质生活服务体系。两年来全省新建改建服务阵地项目55个,扩容提升服务面积15.71万平方米,服务条件和服务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与全国15个省区市签署合作协议,组织省内外职工疗休养22.6万人次。
“全国劳模模范·巾帼劳动者”初建美参加了疗休养活动。“让我身心得到放松,丰富多样的健康讲座与文化活动,不仅能学到实用知识,还能拓宽文化视野。”
吉林省总工会还持续开展职工帮扶活动。全省工会两节“送温暖”活动筹集款物4226.9万元,走访企业1373家、慰问职工15.3万人次。金秋助学活动资助1192名困难职工子女。“求学圆梦行动”帮助4001名一线职工参加学历提升教育。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实现头部平台企业省级公司全部建会,吉林省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集中入会,全省新增工会会员19万人,连续6年实现净增长。
吉林省总工会将继续发挥劳模工匠带动作用,助力产业工人由“工”变“匠”,培养新兴产业急需人才、传统产业转型人才、未来产业创新人才、优势产业拔尖人才,推动更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竞相涌现。
(黄维 姜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