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宝坻:“陪跑工作室”协力工程建设项目“加速跑”
新华社天津5月11日电(记者尹思源)雨后的天津迎来晴朗天气,在宝坻区的天宝工业园内,盛通教育出版综合服务产业园二期智能印刷生产中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工作人员除了帮我们提前预审材料、指导优化流程,还帮我们提前研判规避了项目涉及评审的细节问题,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时间比预计的至少提前了4个月。”在忙碌的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高征满脸笑意地说。
高征告诉记者,在工程建设审批过程中,企业常常会遇到“怎么办、去哪办、找谁办”的难题,尽管近年来服务企业的便利举措越来越多,但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仍然会“感到头疼”。今年2月底,宝坻区在政务服务中心成立“政务服务建设项目陪跑工作室”(以下简称“陪跑工作室”),变“企业多部门跑审批”为“多部门一室陪跑”“多证照一室通办”,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再深化、效率再提速。
走进“陪跑工作室”,就能看到墙上张贴的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表,有企业前来咨询或办理业务时,各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陪跑工作室”负责人芮淑斌介绍,“陪跑工作室”秉持“全周期”服务理念,在企业签约阶段就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专属档案,配备服务专班,不但有“首席代办员”全程“陪跑”,还有各审批部门工作人员对需办理的事项和潜在风险进行预先提醒,确保问题及时、有效化解。
“工作室根据企业特点制定‘一企一策’审批方案,帮企业解决了大问题。”天津市德立电子有限公司顾问马小明说,在项目筹备期,工作人员会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流程推演”双轨指导,让审批方案和企业需求更加适配,也让企业心里“更有底”。
对企业来说,项目审批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宝坻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吴庆娟介绍,“陪跑工作室”成立后,10多个部门“驻点联审”,审批服务实现“集团化”办理。“我们全方位梳理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4大环节、30余个事项的办理流程、申报材料、审批时限等要素,让各项审批结果不再成为其他审批前置条件,将关联事项打包为综合审批服务包,审批效率平均提升40%。”吴庆娟说。
“以申报要件为例,以前需要到政务服务中心的各个办事窗口分别申报,往往需要半天时间甚至更久,现在实现了‘多证照一室通办’,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办好。”高征说,在宝坻当地有句话叫“在地头等着”(在前面等着),很多时候企业的工作还没做完,服务人员已经做好下一项流程的准备工作了。“工作人员不仅‘肩并肩’和企业共同解决问题,还常常‘在地头等着’为企业提供服务。对我们来说,这些工作人员不仅是‘陪跑员’,更是‘智囊团’!”
据了解,自“陪跑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为39个重点项目提供陪跑服务,助力企业完成审批事项385件,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我们将以这一机制为依托,持续优化筹备、建设、验收‘全周期’服务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多贴心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保障水平。”吴庆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