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农机”助力改善巴西“大民生”-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5

05/15

14:22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经济

中国“小农机”助力改善巴西“大民生”

2025-05-15 14:22:4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3版 经济

  “中国-巴西农业机械化合作示范农场”启动仪式在巴西北里奥格兰德州阿波迪小镇举行,中国农业大学及中国农机企业的专家来到示范农场,进行田间作业演示与操作培训(二〇二四年二月二日摄)。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在巴西北里奥格兰德州阿波迪小镇,农民们正在田间劳作。与往年不同的是,田间地头出现了中国农业机械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的身影。如今,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巴西家庭农业机械化北里奥格兰德州科技小院并不稀奇。

  2023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杨敏丽来到巴西的一所农民培训学校参访。她发现,巴西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巴西的家庭农业对农业机械化技术仍然有着迫切需求。

  已在农机领域深耕三十余年的杨敏丽意识到,中国农机可以帮助巴西发展家庭农业。一个想法在她的脑海里浮现——将中国中小型农机运到巴西去,把中国的农机技术带到巴西去。

  杨敏丽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中巴两国相关方面的支持。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分批来到巴西,教当地人使用农业机械,结合当地农作物品种、生长情况等调整机械参数,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研究。

  2024年11月,中巴科技小院挂牌成立。在科技小院里,不仅有先进的农机,还有中国自主开发的家庭农业生产大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家庭农场作业人员实时了解作物长势情况、气象监测情况和土壤墒情。

  “在中国农业机械和科技小院的助力下,阿波迪地区生菜和香菜的生产效率提高了6至7倍,农户收入提高近80%。”杨敏丽说。

  “中巴科技小院为巴西农民带来了新希望。”5月12日,巴西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部部长保罗·特谢拉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参加研讨会,就深化巴中农业教育科技合作等事宜与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和中国农机企业展开交流。

  交流中,他向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表示感谢:“技术发展是年轻人的天下,两国年轻人为农机合作带来了新鲜‘氧气’。他们交流往来,相互促进学习,建立科技实验室,将巴西农业发展引领向新的未来。”

  在研讨会上,特谢拉表示,中国是巴西主要农产品购买国之一。“作为全球南方的成员,中国和巴西非常重视农业现代化。中国的技术发展对巴西而言是珍贵的财富。两国农业技术交流也可以为非洲和拉美等国家在维护粮食主权和粮食安全方面提供示范。”

  目前,科技小院已组织17家中国企业提供适合巴西家庭农业生产的中小型农机共计62台,60余件大数据系统装备落地巴西。这些技术产品应用于当地的示范农场及从事家庭农业生产的农户。同时,科技小院在巴西建设了两个中国-巴西现代家庭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示范农场,农作物预期产量提高40%。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子强说,公司的收割机和耕作管理机通过中巴科技小院运往巴西,已在当地农户中试用一年,一个小时可以收割两至三亩地,提升生产效率近60%。

  “小农机”正在加速带动中巴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据国际民众合作协会拉丁美洲协调员郭义伟介绍,未来,近400万巴西小农户将直接受益于中国农机产品。

  “巴西家庭农业对中国农机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覆盖农作物播种、生长到收割各个阶段。两国将促进智慧农业合作发展,在国际平台发挥更广泛的作用。”郭义伟说。

(记者丁静 朱艺琳)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责任编辑:冯明
关键词:巴西,中国,农业机械,科技,家庭,小院,农业大学,技术,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