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的春日
▲俄罗斯游客在黑河市文化街早市上选购蔬果(3月20日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姜思妮摄
▲位于黑河市大黑河岛的中俄油画城展出很多俄罗斯油画(3月21日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思琪摄
立夏时节,南方处处繁华盛绽,在我国漫长的边境线上,一座东北小城在冰雪中醒来,达子香花迎风摇曳,不疾不徐。这里的春,才刚刚到来。
黑河,很多人知道它,源于地理课本上的“胡焕庸线”——北起黑龙江瑷珲,南至云南腾冲,长约4000公里,以45度倾斜,划定人口地理的分界。
作为新华社“中俄边境行”报道团黑河小分队,我们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向北飞。舷窗外,大片农田与林海交错,如同一幅雄浑的水墨画。蜿蜒的黑龙江是中俄界河,将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分隔两岸,也如同一条纽带,将这对“双子城”紧紧相连。
长达1284米的中俄黑龙江大桥,是不少人到黑河的首个打卡地,作为中俄之间第一座跨界江公路大桥,如今已通车近3年。登上桥边的观光塔,可一睹大桥全貌。江风呼啸,一台台满载新鲜果蔬的车辆疾驰而去,一江两岸的辽阔风光令人流连。
在哈尔滨,中央大街闻名遐迩,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在黑河,也有一条中央步行街。早在19世纪,中俄边境贸易繁荣,俄式美学逐渐渗透于城市肌理。尖顶、雕花、圆拱窗,色彩饱和度极高的墙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绚丽,金属质感的路灯则增添了几分冷冽与浪漫。
步行街上,一座以俄国著名文学家、诗人普希金的名字命名的书店别具一格。推门而入,一尊普希金的铜像目光深邃,仿佛穿透历史的迷雾,凝视着每一个来者。“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这句话正出自他之口。
这家书店不大,深棕色实木书架整齐排列,红色丝绒窗帘古朴典雅,淡黄色灯光柔和地洒下。这里原是当地的新华书店,经精心改造,巧妙融入俄式风格,被不少网友称为“最美国门书店”。
“我多么爱你的回音/爱你阴沉的声调/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随手翻开一本普希金的诗集,《致大海》的诗句让人心底不禁涌起波澜。
普希金的一生,似一场炽热而绚烂的烟火,在爱与被爱间辗转。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以笔为剑,发出捍卫自由的呐喊,给黑暗中的求索送去明快的强音。这硬朗,这热烈,这壮美,似乎是独属北境的鸣响。
与中央步行街仅隔百余米的文化街,便是著名的“国际大早市”。随着跨境交通逐渐便利,互免签证团体游政策落地,“来黑河逛早市”“当天往返出国游”成为热词。
清晨6点,这里已人声鼎沸。路两边的小吃摊上,中俄双语标识随处可见。摊主们热情招呼,不少白皮肤、高鼻梁的俄罗斯“洋面孔”成为这里的常客。他们熟练地挑选着心仪的食物,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和夹杂其中的俄语与摊主交谈。而到了晚上,不远处的夜市灯火通明,人们在一声声“哈拉少”(俄语“不错”“好”的意思)中,感受着烟火气里的开放与包容。
宛如船形的大黑河岛,是黑龙江江心岛,与俄罗斯最近处相距750米。这里是黑河客运口岸和民贸市场的重要区域,贸易市场规模宏大,各类俄罗斯商品琳琅满目。
在岛上Citywalk,中俄油画城值得一游。展陈的数千幅山水画、肖像画等各类油画作品色彩丰富、构图精妙,其中不少出自俄罗斯功勋画家之手。笔者到访时,几位俄罗斯画家正在创作,不仅可以观赏创作过程,还能和他们面对面交流,聆听创作心得。如果对哪幅作品情有独钟,可以选购或者定制。
如果说,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那么,美食同样触动人们的味蕾与情感。
黑河有不少俄式餐厅,俄罗斯音乐缓缓流淌,墙壁上挂着具有俄式风情的画作,让人仿佛置身俄罗斯的街头小馆。新鲜的甜菜、牛肉、土豆熬制成红菜汤,汤汁浓郁,酸甜开胃;上等的牛肉或羊肉经腌制后在炭火上翻烤,外焦里嫩,搭配上酸黄瓜和黑面包,再喝一口由面包发酵酿制的饮料格瓦斯,口感丰富,格外爽口……
“在俄罗斯,列巴是生存;在黑河,列巴则是生活。”对于年过五旬的娜塔莎来说,黑河让她遇见另一种快乐。
在当地一家网红面包店,娜塔莎每天专心做各种列巴,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了工作。当香气从烤箱里飘出,不少老顾客准时上门挑选。这种俄罗斯传统主食表皮酥脆,内里松软,咬上一口,幸福感满满。
“一江两岸烟花秀,边城月圆幸福年。”采访之余,当地工作人员自豪地分享着今年元宵节的盛景。当晚,焰火腾空而起,在界江上璀璨绽放,两岸百姓翘首欢呼。那一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人们的心紧紧相连。
令人惊喜的是,当养生茶、拍打经络、古法健身操刷爆中国社交平台,古老的中医智慧也赢得越来越多俄罗斯人的关注。去年初,黑河市中医院新增设国际医疗部,推拿、针灸、熏艾等传统中医疗法逐渐形成“口碑效应”,“回头客”越来越多,各大旅行社推出的疗休养团成为“隔壁邻居”前来休闲养生的首选。
一路行走,一路感受。边城黑河,不只是地理坐标,更是两岸百姓生活的一方水土,是两国文化交汇的北地前沿,成为全国约700座城市中的独特存在——
如同一本延展开来的诗集,左页写着“长风破浪会有时”,右页写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中间的装订线,正在早市大妈递给俄罗斯姑娘的黏豆包里,在画家调色盘上的贝加尔蓝与长白黛青里,日夜生长,美美与共。
(本报记者杨思琪)